mind and nature.jpg

心智與自然.jpg


<從屬等級> ?

 

相信 絕大多數的NLP, 一定都知道

然而, 關於它的<發展與源起>….

那就未必 人人皆知啦~~~~

 

(重點是

當你看了 咱們學員的於以下文章的<深入報導>以後

相信

你會對 NLP<從屬等級> ,

有著更深的  體會與認識……  )


從屬等級.jpg 

 

************(學員心得  分享開始)*********

有一天

兩個小和尚坐在樹下乘涼,

看到對面的竹林隨風擺動。

第一個小和尚就說:

     “看那兒! 竹林在搖動了!

第二個小和尚就說:

     “不對! 那是風在動!

旁邊的一位老和尚恰巧經過,

聽到他們兩人的對話, 就對他們說:

“竹林沒有動,

  風也沒動,

  是你們兩人的心念在動。”

 

這個故事

剛好很類似貝特森(Gregory  Bateson)的第一層學習,

第二層學習與第三層學習。

 

Bateson.jpg 


上過NLP 的這些課程之後,

發現Robert Dilts 是我個人最喜歡的NLP 大師。

在中階的NLP課程裡,

就學到許多他所開發的助人技巧,

讓我對他的印象特別深刻。

 

尤其  當課程

上到從屬等級(Logical Levels)的思考模式時,

特別驚訝這個模式不管是任何人來套用,

都可以從這個模式中

發現自己的問題 , 卡在哪一層?

並且由此判斷出解決的方案,

而做出

從哪幾層著手改變起的決定,

就像一個非常完美的數學模型一般,

可以解決各種數學與算式的問題。

 

但是

心裡總是有些許的疑惑,

對於這個模式的完備,  充滿了好奇,

於是就由從屬等級的來源與根據探索起,

希望

能從中找到消除心中疑惑的解答。

 

話說

<從屬等級>是來自於

他的恩師貝特森學習層次(Levels of Learning) 理論,

他是一位人類學與社會科學家。

貝特森認為

<學習層次>是人類與動物的智力發展模式,

也就是說所有的動物, 都有第0到第4 層之

不同層次等級的學習,

因此

當我們在思考與解決問題時,

也會依照這幾種等級與層次

來作為尋找解答的路徑。

 

貝特森的第0 層學習:

此階段的學習

比較涉及到生物本能與生物所存在的物質世界(環境),

具有....的觀念雛形, .

.的狀態就會衍生出某種刺激,

進而,  對此種刺激產生反應(行為)

此層級只分辨環境的不同

而沒有涉及任何的改變行為,

可以按照不同的環境

所產生的不同反應(行為)  來做分類,

當下次再出現某種環境刺激時,

會以"本能式"的反應來行動。

 

貝特森的第1 層學習:

此階段的假設前提是所有的學習,

都是在同一個環境架構中發生,

會有正確的反應與不正確的反應之差別,

此層級會有一些改變的<行為>,

這種改變是根據經驗所做出的修正,

改變一組可供選擇的錯誤反應

並且導正為一組正確的反應,

有點類似摸索中學習的過程(trail and error)

 

貝特森的第2 層學習:

此階段的學習涉及改變第1 層學習的程序,

因為對環境不同的反應

會依照個體本身的看法

而賦予不同的好壞評價與意義(self-validating nature),

進而依據評價的結果

來改變針對環境之反應的選擇。

而且

對環境可應對的反應與所形成的結果

慢慢發展成所謂的模式,

逐漸轉化為習慣而進入潛意識層。

 

貝特森的第3 層學習:

此階段的學習涉及改變第2 層學習的程序,

當個體本身想要跳脫第2

學習所得到的固定模式時,

在理解那個模式形成的本質之後,

打破了原先第2 層學習的思維模式,

於是

整個系統層面也發生了改變,

 一般常人  比較難理解

見山不是山,  見水不是水,

這種頗具禪意的境界。

 

如果想法與經由第2 層學習所形成的模式

有所牴觸或相違背時,

通常

只要透過個體

改變原先對事件賦予的評價,

就比較容易進入第3 層的學習,

在這一層級的改變或多或少

會涉及個體的潛意識層。

 

貝特森的第4 層學習:

此階段的學習

被定義在目前世上還未出現的一種學習,

……

***********(未完  待續)

 

Ps.

想要趕搭 <NLP專業執行師> 訓練課程之旅?

<台北班>(可按我)

<高雄班(可按我)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ga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