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 穿進別人的鞋 ”
(Stand in someone else’s shoes)
意思是---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
然而
我們又如何能去---穿人家的鞋呢?
所以
在英文 ,我們多半用 “假設語氣”…
在NLP,
則是用”三位覺知人稱”的技術~~ ^^
因為
NLP 也是一種生活應用語言.
*************(學員心得 分享開始)********
相見恨晚的NLP
人的學習行為模式,
大都是從模仿開始,
所以,
我們會學習四周人的行為模式 (包含"溝通")
在還沒上NLP時,
不管是與公司的人溝通,或是與親近的人溝通,
最常見的問題是 :
"為什麼~ 對方會誤解我?!
我分明沒有那個意思?"
又
“為什麼對方總是會針對我?"
( 我又要如何反擊?)
久了,
就算事情過了
心裏也總會有一口氣不上不下,
常會因為這樣,就莫明的放棄。
在第一天上NLP時
Hogan老師再三強調"不要預設立場"。
更不能以看到事情的片段,就下結論,
很多時候
我們只會看自己認為的事,
對方卻不這樣想。
接著
教導我們如利用四方觀點來看事情。
這四方分別是自己、對方、他人、綜觀點。
首先感受第三方,
如果你是路人甲乙
你會如何看待你們的事情?
再來是
如果你是對方,
你的情緒和感受會是什麼?
由呼吸到肢體反應,
很神奇的是---似乎也能感受到對方的想法。
最後,
綜合觀點, 是如果這件事情再來一次,
(經過這樣多重的觀點以後)
你會怎麼面對這件事情?
會不會做的更好?
人們常說
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看事情,
做不到的原因,往往是你恨都來不及了,
怎麼會想站在他的立場想?
但Hogan老師教的第三方觀點,
讓我抽離出來,重點不在對方,
而是你希望你的感受是什麼?
如果, 第三方的人之觀點是這樣,
是不是 ~~可以調為第四方綜合觀點
來面對這件事情?
這是我以前都沒想到,卻很容易做到的。
那要怎麼調整讓自己心情愉快,或是好結局?
Hogan老師教大家
要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與步調。
先判斷對方是視、聽、觸那三大類,
再用對方聽的懂的語言與感受
就不容易產生誤解。
這點, 我發現
用在親子上面--特別好用,
因為小孩的反應最直接。
除了
言語對應-更重要的是肢體反應,
怎麼了解對方"言不及意"--看肢體表現。
經由Hogan老師的講解
我更清楚 同樣是表現要離開,
完全想走和暫時想走--腳的方向,是完全不一樣的。
以往
我在和別人聊天時,
總是很容易分心, 也總接不上話。
在第二天上課時
Hogan老師講授親和力
光是模仿對方行為這點,
意外的
讓我對對方的話題產生興趣,
就算是只有對方一直講,
我居然也有興趣聽對方一直講,
整個對話,可以很快樂的結束。
讓我收穫最大的第二堂是-"飆換模式"。
當我面對某些人因為新仇舊恨,
在心裏上
就會有一口氣不上不下。
Hogan老師教我們想像--對方最討厭的樣子,
再轉換正面的自己。
利用咻—模式,
原本
光是想到這個畫面-氣就上來了,
做完後
卻怎麼都想不起生氣的畫面,
最重要的是
心裏的那口氣也不見了。
覺得自己
能更客觀面對人事物。
這讓我 對NLP,有相見恨晚的感覺,
如果
早些年來學
或許 心裏也不會有這麼多氣了。
雖然
目前課程還沒完全上完,
我相信
後面課程一定有更多意外的收穫,
讓我面對人生的各種功課。
最後
謝謝Hogan老師課堂上如此熱心的教學與分享,
我相信
這是其他NLP老師,所學不來的。
***********(未完 待續)
ps.
想要<完整版>的訓練 ?
2017年 你還有最後的兩場機會。
台北 假日一班 3/4 梯次 (爆滿)
台北 平日班 3/9 梯次 (額滿)
高雄 假日 班 6/10梯次(尚有名額)
台北 假日二班 7/29梯次(尚有名額)
加贈
以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