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承前篇)(可按我)
當繼續往下
看了<承前篇>的催眠他人的紀錄與心得
說到這位學員的實習態度 很認真
相信 ,
你也不會不同意吧~~~
是吧~~
催眠記錄/心得 三之二
*******************(本文繼續)*****************
姓名:簡稱G
性別:女
個案界定:與M君相比, 開放程度相對低
1.術前晤談(5分25秒)
G喜歡別人對她說肯定的話,譬如"妳做得很好",
因此我會將這句話加在催眠建議當中。
以下, 是G提出的問題:
G:自我催眠和別人幫你催眠有雷同嗎?
H(我):基本上,催眠的狀態是一樣的,
一個是別人引導妳,一個是自己引導自己。
G: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催眠是自己欺騙自己…
…(思索後) ……
每個人都在創造自己的實相。
H:對。
G:催眠這個技巧,如果每個人都有自我催眠的能力,
那會不會變成比較傾向於活在自己的世界?
H:妳覺不覺得, 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,
每個人都有它的價值觀/信念 信仰,
當妳選擇這樣的價值觀信仰信念的時候,
妳會不會覺得妳就是活在那個世界
當中,催眠同樣也是如此,
如果妳自己更開放,當然妳的心胸更開放的。
G:對
H:譬如說妳在看電視,妳選擇看這台,
妳自然就沒辦法看其他台,不過當妳轉動它,
妳就可以選擇你想看的頻道去收看,
催眠也是如此,其實任何事都是如此。
G:對。好了,沒問題了
H:透過這次催眠你想獲得什麼?
體驗催眠、更有自信、開心……。
G:只是想要了解催眠過程的運作。
H:妳以前有沒有被催眠過?
G:沒有,可是有自我催眠。
H:可以說說妳是怎麼自我催眠的嗎?
G:比方說,看著鏡子,
然後對著鏡子對自己說自己好漂亮喔!
然後真的就會變成那個樣子。
H:對。那就是自我催眠的一種
心得:
NLP的假設前提之一是:
"無論你的意圖為何,
你的溝通的意義,在於你所得到的回應"。
同樣一句話,
在不同的聲調、頻率、表情、肢體動作下,
就代表不同的意義。
依照當時回應,調整做法,
才有可能得到你所要的結果。
2.感受性測試(6分17秒)
對方對潛意識的認知與我不太一樣,
以下做完感受性測試時,
對於潛意識的談話的部分;
G:意識有分層次,
我不知道現在意識和潛意識
是不是沒有界線?
H:它們是可以有界限的,也是可以沒有界線的,
我們所要做的就是
讓它們搭起一座橋梁,讓它可以接通,
接通你內在最原始的自己。
G: 當我們有意識到潛意識在運作的時候,
可以去看清楚它的運作的時候,
可能就不會掉進去潛意識裡面了
H:妳對潛意識的認知
可能跟我的認知不太一樣,
妳對潛意識的認知是?
G:妳沒有辦法去掌握跟控制妳的意識狀態,
當它出來,或是影響到妳的時候,妳可能是不自主的。
H:可以舉個例子嗎?讓我更清楚。
G:很多人就會有一些很自然的反應跟行為,
那些是他沒有意識到的,他很自然,
而且他成為一種習慣,
那這些就是已經在他潛意識裡面
形成的這些造成他的行為的模式。
H:沒錯(當下我不知道她在說什麼),
那妳就繼續帶著妳所認知的,讓它繼續的運作。
心得:
做手指虎鉗測試
G表示她可以不讓手指頭靠近,
在我對她做此測試時,我也發現有此一現象,
事後檢討
我覺得我的做法不夠彈性,
以至於G表示她如果不靠近手指的話,
可能無法讓測試結束。
3.誘導(14分37秒)
漸進式放鬆法。
心得:
觀察到動眼與嘴巴微張。
4.深化(6分21秒)
下樓梯法。
5.建議(暗示)(1分34秒)
培訓教材中,強化自我/自我提升建議中,
隨機挑選幾句暗示加進腳本中。
6.導出催眠(1分07秒)
從1數到5進行導出。
7.術後心得分享
G覺得剛剛的催眠體驗,像昏迷的感覺
(不見得真的會睡著,有點清醒、
有點意識又好像快睡著的狀態);
身體感覺很放鬆、有能量
(局部、脊椎、頭頂有跳動的感覺)、
身體不太存在;
G覺得過程有15~20分鐘;
***************(未完 待續)
ps,
想要加入我們的學習行列?
<報名NLP訓練, 贈送催眠課程> 限量優惠!!! (可按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