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承前篇)(可按我)
雖說
只要你/妳
報名<NLP專業執行師>訓練
就可以額外贈送這<國際催眠執行師>課程
然而 當版上諸位
看了以下<國際催眠執行師>課程的學員課後實習紀錄與心得
你大概會有的想法,是…..
這<國際催眠執行師>課程, 雖然來自Hogan的大方贈送~~
而 這位學員的實習心態,
可是 非常認真,
而且 一點也不馬虎的~~~^^
催眠記錄/心得 三之三
*******************(本文繼續)*****************
姓名:M 君
性別:女
個案界定:開放程度高
1.術前晤談 (5分24秒)
M曾被催眠過一次,類似前世回溯催眠,
M說那次的經驗是很放鬆,
但對於某些想像的部分較為困難。
M:催眠跟放鬆訓練,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
H(我):放鬆訓練可以是催眠的一部分,
催眠也可以是放鬆訓練的一部份,
看妳怎麼去使用它,
一開始, 催眠會引導妳進入放鬆的狀態,
會引導妳腦波進入α波,
依催眠師經驗的判斷,引導到下一個步驟。
H:妳覺得催眠會發生什麼事情?
M:會很放鬆,會進入情境裡面。
H:催眠就是一種很專注,然後很放鬆,
可是妳意識是很清晰的一個狀態,
引導妳進入催眠的這個過程,就叫做催眠過程。
H:妳最希望或喜歡別人對妳說什麼?
M:很棒啊。
H:透過這次催眠, 妳想獲得什麼?
M:想體驗催眠,也想要很放鬆
2.感受性測試(3分48秒)
手指虎鉗測試、字典氣球測試。
向M解釋為何要做感受性測試。
向對方說你等一下會有個很棒的催眠體驗
與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。
3.誘導(20分36秒)
我採用心智混淆誘導法與漸進式放鬆法結合。
心得:
誘導的過程中,M突然咳嗽,
我利用咳嗽, 引導到更放鬆的狀態。
4.深化(4分43秒)
使用數數法,從1數到10。
心得:
觀察到動眼與嘴巴微張。
5.建議(暗示)(7分22秒)
水晶球法。
6.導出催眠(1分25秒)
從1數到5進行導出。
7.術後心得分享
M說在中間到一半時,喉嚨卡住咳嗽,
經過引導之後,就有比較深入。
向對方說明如有急迫狀況
(如咳嗽、想上廁所等等)仍可跟催眠師反應。
M感覺身體很鬆;心智混淆法時,
M說一開始會去記是奇數還是偶數,
但後來就覺得算了,眼睛直接閉起來,
我向對方解釋此法就是要混淆心智;
M感覺催眠時間有20分鐘左右;
我問M說妳覺得有沒有進入催眠狀態,
M認為在快要醒來的時候
(也就是導出的時候)
有進入催眠的感覺
(這個部分我應該在晤談時說明,
睡眠與催眠,是不同的.)
M說那個時候,已經快要睡著了,
她說對1到4的反應還好,
數到5時, 就知道該醒來了;
M說有時候, 腦袋會飄到其他想法去,
這部分我可以再引導時,多呼喊對方的姓名;
覺得催眠的狀態跟做夢很像。
總結:
-
我和A君,是第一次見面,也是我第一個催眠個案,
因此最好多培養親和感,
另外誘導、深化與建議的時間分配,
可以再多一些,
等對方更進入狀況後,再進行下一個階段。
此次催眠的經驗,對我是相當難得,
隨著不斷的聆聽錄音檔,
可以發現自己可以改進的地方,
同時也好像再次回到現場一般。
-
在聆聽G君的錄音檔時,
突然想到NLP的心法-假設前提。
NLP假設前提之一:
"若你所做的,無效。做些別的吧。
直到成功為止。"
學習任何技術,心法的重要性,總是不容忽視,
如果要我比喻的話,
心法就像門窗,在房間裡面的人,
不見得一定要走出門外,
才能呼吸到外面的空氣、看到外面的風景,
你只要打開門、打開窗!
隨著打開的門與窗,越來越多,
你對世界的景貌會越來越全面。
透過工具,也就是技術,
你就可以到達你所要到達的地方。
技術也是選擇,而擁有最多選擇的人,
在情境的互動中,最能掌控目標結果。
-
M君是我第三個催眠個案,有了前兩個的經驗,
這次的催眠建議我試圖使用水晶球法,
由於我不清楚對方主要的表象系統,
因此我盡量結合視、聽、觸的感官用語,
希望透過這些感官用語,讓對方更進入狀況。
在此次催眠有兩個較為不同的地方,在我身上發生,
第一個是催眠過程中
我實地的去感受被催眠者的感受,
透過呼應(如呼吸),我一邊念引導詞,
同時也進入我引導詞的情境當中;
第二個是隨著對方的感受而感受,
似乎可以發現個案最需要的是什麼,
最後就依照當時的情境,想到什麼,就講什麼。
-
培養敏銳的感官,
無論是對於NLP的應用或催眠的引導
都相當的重要,
另一件我覺得重要的事是
催眠師在執行催眠時,
應當使自己成為客觀開放的存在,
如何使自己成為客觀開放的存在呢?
可以採用三位覺知人稱,善用抽離,
往往會看到事情的另一樣貌。
-
我要感謝Hogan老師和羅倫老師
引導我進入NLP與催眠的大門,
我也要感謝我潛意識的引導,
讓我找到這麼棒的老師!
**************(未完 待續)
ps,
想要加入我們的學習行列?
<報名NLP訓練, 贈送催眠課程> 限量優惠!!! (可按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