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了<前篇> 來自學員的心得分享
相信
版上的諸位 於<心錨>與<制約反應>的概念
已經是<有所收穫>
當Hogan看了<後篇>以後
心中的感觸 ~~ 則是 <教學相長>
因為 我也跟著<長知識>了~~~~^^
**************(學員心得 分享開始)**********
(承前篇)(可按我)
小嬰兒在襁褓之中,
所有的生理反應, 都是原型,
聽到很大的聲音, 會害怕哭鬧是自然反應,
有一個實驗是
當嬰兒看到狗的時候,就播放打雷的聲音幾次之後,
嬰兒看到狗, 即使沒有打雷也會哭鬧,
狗(條件)和害怕哭鬧(反應), 產生連結。
心錨, 是由情緒引發的身體記憶~做連結,
因此, 大多數的觸覺心錨,
如果,
度測準確, 通常一次成功的機會很大。
而像「咻模式」這類視覺心錨,
或其他聽覺心錨的技術
則一樣要多次刺激, 才容易連結成功。
貝特森(Gregory Bateson)是NLP四大導師之一,
「地圖不等於疆域」(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)
、生態行為的「雙重束縛」(Double Bind)、
「邏輯層次(從屬等級)」(Logical level)
都是這位偉大 人類學家的主要論述。
NLP的範圍非常廣泛,
各種理論技術 窮一生之力, 也無法全部學會,
何況 它還不斷在發展。
曾經有一位NLP的講師認為:
如果要在這浩瀚的領域中, 挑一項必修的課題,
那就是Logical level。
因為
它可以單獨解讀人類的心智過程,
也可以貫穿整個NLP的脈絡,
而在實務運用上, 更能衍伸出無窮的變化。
有一位從事直銷工作的朋友,
將近兩年的時間,
雖然很努力的工作,也上過一些傳銷的課程,
卻始終沒有發展出自己的下線。
我和他談過之後,
覺得NLP可以幫上忙,
於是幫她做了「邏輯層次轉換」,
找出他潛藏的內在資源,
潛移默化一個多月之後,
成功開發了兩個有力的下線,連我都感到驚訝.
善哉!
******************(未完 待續)
ps.
本站於今年下半年的超值方案:
"買一送二"? 甚至是 "買一送三"!?
平日班 6月15日起(可按我)
假日班 7月30日起(可按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