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一整天,
外頭都籠罩在颱風的肆虐裡,
而明天, 即是一年一度的<教師節>
在夜深人靜 午夜夢迴時,
有些心情, 還不想睡,
索性,
就來打打字, 講個故事好了~~~
**********************(故事開始)********************
“因為 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,就感謝天罷。
無論什麼事,
不是需要先人的遺愛與遺產,
即是需要眾人的支持與合作,
還要等候機會的到來。
越是真正做過一點事,
越是感覺自己的貢獻之渺小。…………”
以上這段文章
相信不少的讀者, 一定感到眼熟
這是陳之藩先生
於其作品《在春風裡》的*謝天*一文 )
Hogan在學生時期,
就是因為在國中生涯裡,
在課本中, 讀到了這篇<謝天>,
因而開始
留意 陳之藩先生的其他作品與生平事蹟.
在那個國中時期, 理著小平頭的我,
有天, 在某本課外讀物中的附錄裡,
無意間 看到了
身為學生的陳之藩與當時擔任校長的胡適先生,
其於以下的師生互動…
…..
陳之藩 讀北洋大學電機系三年級時,
胡適 是北大校長,
陳之藩 因聽了胡適在廣播中的談話,
寫信去請教他問題,兩人便時有書信往返。
民國四十一年
胡適由美國回台灣演講,陳之藩在報上投書,
建議胡適先生要少應酬, 以保護腸胃,
文章寫得誠懇,胡適便找他見面。
雖然,
陳之藩沒有直接受教於胡適,但胡適愛才,
他一見陳之藩,
便問:「你怎麼還沒走?」
陳之藩 詫異地問:「走去那兒?」
胡適說:「上美國留學。」
陳之藩說:「我這麼窮,怎麼去?」
胡適便給了他一張四百美元的支票,
資助他到美國深造。
後來,
陳之藩有了錢, 馬上就寄還給胡適,
還寫了一封信致謝。
胡適回信說:
「我借出的錢,從不盼望收回,
因為, 我知道我借出的錢,總是一本萬利,
永遠有 利息在人間的……」
(當文章看到這裡,
Hogan對於胡適先生之感佩,
又豈是 “感動"二字, 可以形容. )
陳之藩 後來 回憶說:
「我每讀此信時,並不落淚;
而是自己 想洗個澡,
我感覺 自己的汙濁,
因為, 我從來沒有這樣澄明的見解
與這樣 廣闊的心胸。」
(看到這裡,
Hogan心想, 能遇到胡適先生, 這樣的老師.
難怪, 陳之藩會想要….. “謝天"了……. )
而這樣的師生情誼故事,卻也讓我聯想到…
醫學催眠大師 米爾頓-艾瑞克森
以及他的得意門生 史蒂芬-吉利根…..
**********************
版上的讀者,
若是
您曾經參加過史蒂芬-吉利根的研習課程.
(ps.史蒂芬-吉利根是醫學催眠大師米爾頓-艾瑞克森的得意門生 )
他 總是在課程結束前的最後半小時,
站在台上 , 對著學員, 這樣說著…..
那一年,我19歲,
還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名本科生,
身上只要有一個睡袋,哪兒都可以是家。
出於對催眠的熱愛,
我慕名找到了米爾頓-艾瑞克森,
我想要投身於其門下學習。
可是, 我沒有錢,
於是, 我對他說 :
“ 您讓我做什麼,都行,
或是, 我可以跟您貸款.
等我日後賺了錢,再慢慢還給您.
只要, 您讓我留在這兒,跟您學習。”
米爾頓-艾瑞克森, 聽了,笑著說:
”你不需要給我一分錢,因為, 你已經付清了! 』
我困惑地回應道:
『沒有啊!我還沒給您!』
米爾頓-艾瑞克森,看著我,語重心長地 , 說道:
『不! 你已經付清了!
而你所要做的,
就是把從我這兒 ~ 學來的東西,
傳承下去。』
當聽到台上的史蒂芬-吉利根, 如是說.
我更加明白的是….
何以米爾頓-艾瑞克森, 如此的偉大了….
當走筆至此, 在窗外的風雨聲中,
不知不覺, 已經寫了兩篇的故事,
看了看時間, 已是深夜2:00
我想~~
就以此篇文章 , 兩個故事, 和大家
一同祝福 我們的老師們 <教師節快樂>!
謝謝他們~~
曾經給我們的諸多教誨~~~~~^^
Hogan 筆於教師節前夕
*****************(全文完)****************